[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时评 >> 正文
 
 
觉悟标注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
来源:纪检监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6-17 发布人:Admin 浏览数量:
 

觉悟一说,耳熟能详,却未必仔细琢磨其中意思。

撇开其作为佛教用语的含义,其实,觉悟就是人的认识进入一种清醒和澄明的境界。

在建党95周年前夕,之所以想到觉悟话题,是因为在人们的记忆里,觉悟一词差不多和我们党的历史一样漫长。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就是创办“觉悟社”。

不少老党员,不会讲什么道理,但他们懂得觉悟一词,并能够准确诠释:打仗时,扛着炸药包往前冲不要命,叫觉悟高;面对危险时,不耍滑头、不当逃兵,用生命掩护组织和同志,叫觉悟高;与人相处时,总是想着战友和同事,把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让给别人,叫觉悟高。

时代变了,但觉悟的思想内涵没有变:立功受奖了,甘愿和大家拿一样多的奖金,这叫觉悟高;到艰苦地方工作,不讲困难,不计得失,这叫觉悟高;该提拔没提拔,不闹情绪,任劳任怨,继续努力工作,这叫觉悟高;不徇私情坚持原则,把超出常理的好处坚决退回去,这叫觉悟高。

觉悟就是这么简单、具体,但也恰恰是这些具体细微的小事,标注出共产党人的品德情操。在老百姓眼里,觉悟高不高和党性强不强,是一个意思。虽然是平凡生活,但让人佩服甚至崇敬。

回望党的奋斗历史,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固然有多方面理由,但有千千万万觉悟了的党员,是极其重要的原因。他们知道什么是奋斗目标,为什么去奋斗,这正是“意志的专笃”、“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使我们重新温习那些殷鉴不远的历史经验。腐败现象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多与党性淡漠、觉悟缺失有关。党员干部变质,就其本质来说,是背离自己的信念,是非、美丑、荣辱观完全颠覆,陷入迷惑迷思迷狂。这是走上犯罪道路的不可移易的逻辑,没有例外。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也启示我们,那些已经疏远甚至忘却了的东西,不仅弥足珍贵,而且维系着党的命运。

毛泽东同志在其名篇《纪念白求恩》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点精神,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觉悟。共产党人当以心向往之的态度努力追求,起码应该做到,见到好处往后站一站,见到难处往前顶一顶,见到名利向后躲一躲,见到责任主动担一担,见到群众自觉让一让……同时,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生考验,更要经常想一想,为什么要入党,为党做了些什么,还像不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米博华)

 
Copyright @ 吉林农业大学纪检监察办公室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