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时评 >> 正文
 
 
严明组织纪律 增强党性原则
来源:纪检监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5-11-03 发布人:Admin 浏览数量:
 

严明组织纪律 增强党性原则

□李静瑜

纪律是执行组织路线和政治任务的保障,我们党的组织纪律是依据党章和党的法规形成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党内生活准则。它涵盖到党的全部工作,包括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宣传纪律、财经纪律、廉洁自律等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党员,要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力量来源于党组织,党对事业的领导要依靠党组织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组织纪律是党的各项决定得以执行的重要基础。

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是党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无一不是靠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执政,进行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性原则,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坚强有力的政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党的干部是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党的形象,都能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十分注重组织纪律的建设,在建党初期建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行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初创时期,在全党和部队内部开始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用通俗的语言将纪律和政策制度化;近期,中共中央又相继提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问题、践行“三严三实”等规定,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自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纪守法;要严肃党内纪律,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用铁的纪律对待一切不正之风,使我们的党更成熟、更强大、更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党的成长历程中,组织纪律已经成为规范和约束党员行为和处理协调相互关系的制度规则。党的组织纪律无论是对领导干部还是对普通党员,均一视同仁,党员干部作为党员中的优秀分子,更应该严格遵守。“从严治吏”就是要对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说不,对那些违背组织纪律、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的党组织和党员执行纪律,纠正错误。要以党性原则作支撑,勇于向歪风邪气亮剑,用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群众情怀捍卫组织纪律的威严,捍卫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目前,我们党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在3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一直重视加强党的组织纪律,重视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但面对当前社会深化改革的全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律、制度和机制存在不健全,工作中仍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给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可乘之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正在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加剧,不同价值观念较量日益激烈,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交相杂陈,政治上的考验是既现实又严峻。在当前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甚至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的党员政治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纪律执行不力、违反政治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无职无权,消极遁世,不问政治,没有组织纪律性,作风不严谨,自由散漫,浑浑噩噩;还有的干部片面要求决策要民主、言论要自由,不能摆正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说了一些违反组织原则的话,做了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以上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通过党组织严明组织纪律,全体党员增强党性原则切实予以纠正和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严明党的组织纪律问题,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严明组织纪律要说到做到,要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决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者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全体党员要始终保持思想上清醒、理论上坚定,政治上清明,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能力,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尽忠、为民尽责,时刻严守党的纪律,强化党性原则,通过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是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保障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党的组织纪律是维护全党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的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政治形态下加强党的领导核心,主要依靠加强党的建设,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是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以建设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为历史使命,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忠于组织、忠于信仰、忠于事业、忠于人民。在当代中国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党员及领导干部更要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要求为标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以组织纪律作保障,要求党性原则作支撑,用纪律的刚性监督、约束、协调、统一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使全党保持步调一致,保持组织性和战斗力,使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攻坚克难、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以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纪律是生命线;对于一名党员而言,纪律则是高压线。从政为官要心存敬畏,这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二字,才有危机感,才能守纪律讲规矩,才能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怎样看待和行使权力,这是身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有权不辱崇高使命,做官不失公仆之心。”我想,这两句话读懂、读透就可以了。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沉甸甸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百姓对你的期许就越大。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党性原则,就是要加强“自律”意识,加强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努力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终,始终敬畏法律、敬畏人民、敬畏组织,做事之前要三思后行,考虑好后果,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用好手中权力。尤其是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更要慎之又慎,始终坚守道德防线,珍重自己的人格和声誉,守好身边的每一寸净土。

(作者单位:榆树市纪委监察局)

 
Copyright @ 吉林农业大学纪检监察办公室    地址: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