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巡视公布了对29所中管高校巡视的反馈情况,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小反响。有的说,“全覆盖”说到做到,高校也不例外。有的说,巡视高校,是制度创新一大举措。有的说,大学党建应该抓一抓、促一促、紧一紧。
以往,人们较少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高校联系起来。认为,大学乃是知识文化之园,授业解惑之所,师风高尚,教德敦厚,那是必须的。也知道,大学没有什么物质资源,没什么审批权力,似乎与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离得较远。
客观地讲,尽管人们对当下教育有这样那样意见,但总体来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绝大多数教职员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这是公道话。
但,也必须承认,开着窗、敞着门,大学同样受到不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影响;有的地方甚至乌烟瘴气,党风作风、校风学风问题不少。论文造假、盗取荣誉、虚报成绩、骗套经费……这些“学术腐败”过去绝少听闻,而现在多有发生。当然不能由此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但现实告诉我们,不论什么地方,长期不打扫,都会藏污纳垢。
读巡视反馈,有的具有特殊性,而有些带有普遍性。经验告诉我们,经常和普遍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倾向性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病”。
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来看,从社会各方面的期待来看,哪些“通病”应该特别关注?
其一,党的建设偏软。有的认为,大学以教学、科研为要务;虽然没人说党建不重要,但很难摆上日程。正如巡视反馈的那样,“党委作用弱化”“基层党组织不健全”“组织生活不经常”“党员管理不规范”。党建偏软,直接反映在教学、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有的高校热衷“国际化”,攀比“世界一流”,兴土木、上规模,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引导有所忽视。有的教员只知自己是教授、学者,似乎忘了首先是党员,还必须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虽然,高校与党政机关、教员与党政干部,工作性质有所不同,高校党的建设应有自身特点,但坚持党管教育,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遵守党的纪律,接受组织监督,这些都是起码要求。
其二,“立德树人”偏弱。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时期。校风师德尤为重要。中国有尊师重教传统,老百姓对学校和教员往往高看一眼。原因是,学校做的是“树人”工作,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巡视反馈中,多次提到的“重智轻德”,切中肯綮,应该引为警示。不论时代发生怎样变化,斯文不可扫地,师德不能堕落。在莘莘学子面前,作为学生们的导师,应“吾日三省吾身”,扪心自问自己的政治素质、个人操守、学术品行,是不是符合党所一贯秉持的教育方针?符合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其三,管理制度偏松。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校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不差钱”,而又管理滞后,就带来普遍存在的“廉洁风险加大”。巡视反馈提到的“基建维修”“资产管理”“招标采购”“科研经费”“校办企业”等方面,恐怕还不是一记警钟,而是实在的腐败高发领域。实践说明,不论什么地方,管理不严就会混乱,约束不紧就会“跑水”,监督不力就生腐败。家业越大越要依纪依法严格管理。
有报道说,每次公布的巡视反馈,阅读量、点击量之多都超出想象。高校巡视反馈更是如此。不少人感叹,如今的意见反馈不留情面、毫不客气。细思之,却感到理应如此。提出批评虚与委蛇,反馈意见闪烁其词,究竟巡视又所为何事呢?真正的聪明应该是,从反馈中读出工作上的不足,读出改进的思路,读出努力的方向。(米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