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监察厅通报了6起失职渎职典型问题,进行了追究问责,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或组织处理。一些干部不作为的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
根据通报的情况,不作为的危害令人震惊。在湖南桂阳,职能部门没有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明知某酒店无证经营且存在诸多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而未严格执法,致使该酒店在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的状态下仍违法经营,结果导致85名就餐人员食物中毒事故。在冷水江,有关责任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对违法生产行为查处不力,致使一些煤矿相继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分别造成多人死伤。
在以往的报道中,不作为的负面效应,多与百姓办事难、项目进展慢等联系起来。这次公布的典型问题,则进一步警示人们,如果放任不作为之风愈演愈烈,就会危及食品安全、生产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段时间,其他地方公布的不作为、乱作为案例,同样说明了这一点。为了一方发展和百姓福祉,必须向不作为说不,坚决整治失职渎职现象。
有权就有责,在位当尽责,这已经成为政治常识,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从主观方面说,一些干部并未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融入心中,有的甚至将手中的监管权视为牟利的工具,通过收好处费、以罚代管等方式过自己的“小日子”。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好处少了,干事的劲头也没了,根子还在于私字作祟。因而,加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必不可少。
从客观方面说,不作为之所以成为顽疾,还在于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格。问责“短路”、考评空转、“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环境下,势必让一些人惯于当太平官、甩手掌柜。有鉴于此,首先要治标,加大曝光力度,对不作为问题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用好问责“利剑”,端正机关风气,倒逼干事动力。
从长远看,变“不作为”为“敢作为”“会作为”,还得靠制度保障。近年来,中央出台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有关规定,各地推行干部“召回”、信息化考核等创新制度,都意在扎紧制度笼子,让那些庸官、懒官、混事官难以遁形,让能员干吏有干事创业的舞台。现在的关键,就是要将制度细化、常态化,形成鼓励实干的良好氛围,让有担当、能干事的干部大量成长起来,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