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要么好同志,要么阶下囚”?针对苗头性问题,执纪监督开早发现早提醒的“药方”明显增多——
抓早抓小,正在成为常态
据海口市纪委信访室主任黄洪林介绍,前不久,他们接到群众反映:该单位“一把手”刚上任就开会决定提高油费补贴标准,有变相发福利之嫌。信访室立即函询,要求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书面说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位“一把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真整改,同时市纪委也对当事人作信访谈话。一个尚处萌芽状态的问题,酿成大错前被“啄木鸟”啄出了“树木”。
海口的案例是个缩影。今年9月,王岐山同志调研福建时强调,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症下药、用好四种不同的“药方”,正有效避免党员领导干部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
纪委非党内“公检法”,须纪严于法、纪在法前
“原先,纪委在查处党员领导干部的时候,如果发现反映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没有触犯国家法律,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去查问题更严重、涉案金额更大的。这样一来,一方面已经出现违纪苗头的人没得到组织的及时提醒和警示,容易进一步变本加厉滑向贪腐深渊;另一方面,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往往已严重违法违纪,纪委经常‘抢’了公检法的活儿。”一位华东地区市纪委书记感慨,十八大以来,纪委“三转”聚焦主业之后,把精力投射到“管住纪律”上,一个重要体现是:抓早抓小、把纪律挺在前面,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以及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比例大幅提高。
以海南为例,2012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给予轻处分1749人,占处分总人数的56.3%。其中,2012年224人,占49.1%;2013年387人,占47.3%;2014年787人,占59%;2015年以来575人,占60.3%,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年以来,该省在线索处置中谈话函询239件次,较同期上升13%,初核后不构成违纪做了结处理但诫勉谈话65人。
今年1—10月,四川省纪检监察机关初核15605件、立案13531件,处分10780人,同比分别增长19.9%、29.6%、29.6%。其中,谈话函询2654人次,给予党政纪轻处分或组织处理的10442人,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降级以上处分的2615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的677人。
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智慧。从以往发生的案例看,破法必先破纪,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及时抓早抓小,才能避免小错积成大过。这样,纪检部门的工作才能真正聚焦在监督执纪问责上,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职能有了明确的界限;而抓早抓小又不仅是针对领导干部,还针对8700多万全体党员,既体现“全面”又体现“从严”。
通报曝光力度不断走强,唤醒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江西德安县环保局干部万伟明等7人违规接受服务对象宴请被处分”“河北保定市清苑区政府办常务副主任刘力利用职务便利签单同学聚餐费被严重警告处分”“福建寿宁县交通执法大队干部刘伯向违规收受管理对象礼品礼金被处分”……登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四风”问题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此前,网站每逢中秋、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节点都会持续数周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例集中通报曝光。
原先,像违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这样的“小节”,在很多人看来是稀松平常、见怪不怪的“小问题”。十八大以来,各级纪委通过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加大惩戒力度,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作用,对遏制“四风”问题“急刹车”。
“待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大半辈子了,还没离开过海南岛,想在退休前借这次培训的机会到一些地方走走看看,见见世面。没想到啊,没想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卫生院原院长陈光雄原本可在今年6月顺利退休,却因县纪委发现其2013年借培训之机公款旅游的线索,在退休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省纪委微信公众号“海南廉政”在11月9日公开通报曝光,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海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马勇霞介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典型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海南廉政网、“海南廉政”微信公众号及海南日报等媒体公开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已通报曝光了432起1030人顶风违纪的典型问题,通过曝光一批“小错”“小过”典型案例,不断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增强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性和执行力,从小处做起,守住纪律底线。
扛好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改善党内政治生态
日前,陕西横山县派驻工交能化系统纪检组对各归口部门单位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较多的4个单位“一把手”进行约谈,对3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约谈。被约谈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纷纷表示,此次约谈真刀真枪、毫不含糊,找准了问题,发人深省,让自己红了脸、出了汗,甚至感到如芒刺背、如坐针毡,真正触及灵魂深处。
华东某省一位纪委干部认为,要真正把握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特别是做到动辄则咎、抓早抓小,不仅需纪委发力,还要督促党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对组织中的每名党员及时掌握动态,在没有触及纪律高压线时就咬耳朵、扯袖子,严把第一道关口。他建议,可将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期间开展的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固定成为日常制度,通过定期、常态化的党内政治生活,及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组织内部开诚布公地指出各自存在问题,“洗澡出汗照镜子”,避免“一言堂”、监督缺位的发生。
“‘四种形态’好比四道闸门,由浅入深对违纪情形依次把关,纪委要以‘啄木鸟’的精神,把抓苗头性问题挺在前面;以‘清道夫’的干劲,把‘四风’整治挺在前面;以‘保健医生’的仁心仁术,把组织措施挺在前面。” 广东惠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松介绍,该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党员干部谈话制度,明确了20种谈话情形。今年以来,全市已对有轻微违纪行为的275名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对有信访反映苗头性问题的45名党员干部信访约谈、函询,对行政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有关负责人及作风建设评议排名末位的3个单位班子成员提醒谈话。
庄德水认为,净化政治生态是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通过咬耳扯袖、抓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等工作已奠定了较好基础,但绝不能轻易松懈。要通过持续释放严肃执纪、越往后越严的信号,在全社会形成“违纪必被惩”的共识,坚持不懈地抓,整个政治生态就能得到根本改善。“要不是纪委及时找我谈话并要求整改,估计我就要因为违纪被通报曝光成‘名人’了。”海南省海口市某单位“一把手”心有余悸地对记者说。 (姜 洁)